2021 浅谈诗画之异同 — 读《拉奥孔》
Published:
关于诗与画的异质性或统一性的辩论,东西方美学史上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。这一议题,关于界限、异同的探讨,依然是艺术美学史中长期不衰的讨论主题。中国古代有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说法,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也曾言“画是无声的诗,诗是有声的画“,这样的见解从整体上概括了艺术家对于诗画关系的深刻理解。
这种将诗与画视为一体的观念,从整体性上来看,确实蕴含着独到和深刻的寓意。但这种笼统的概述与设限的武断,也不可避免地让人产生疑窦。而莱辛的《拉奥孔》提出的诗画异质论,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问题的局限。接下来,我将结合莱辛的观点,从“摹仿“的本质、情绪表达的克制性等多个角度,深入探讨诗与画的异同。
一、诗与画之同
(一)“摹仿“的本质 从亚里士多德所建立的诗学概念体系来看,艺术的本质便是摹仿。尽管摹仿所用的媒介和所取的对象略有不同,但它所追求的对现实世界的普遍性本质和规律的抽取与思考,具有共通性。莱辛在《拉奥孔》中对此表示赞同,无论是诗还是绘画,它们都基于现实世界的参照进行描摹与表达。摹仿,作为人类从孩提时期便有的本能,延续至艺术创作中,艺术家们从这一动作中获得快感与审美激情。至于摹仿的程度和细节,则由创作者掌控,但其创作材料终究来源于现实世界。摹仿的魅力和作品的美感,恰恰来自于这一动作本身所带来的忘我体验。沉浸在摹仿的过程中,普遍规律的彰显便是诗与画的共通之处。
(二)追求目的的一致性 进一步探讨,诗与画的同律论强调的是艺术追求表达目的的一致性。所谓一致性,指的是艺术在本质上的共通性,诗与画在表达创作者意趣上的趋同性。尽管诗与画的表达形式有所不同,但创作者表达旨趣、探究现实、追求美感的目的始终保持一致。从宏观角度来看,诗与画都要求创作者精致地描摹事物,以让观者生发身临其境之感。真实性与想象力的交融、创作者自我创造性的突破,最终实现了表达美这一崇高目标。从整体表达的效果来看,诗与画在追求目的上是一致的。
二、诗与画之异
莱辛的诗画异质理论不仅探求诗与画的差别,还深刻地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。他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摹仿的学说,承认艺术创作基于外部客观世界的真实,但另一方面,他明确提出诗与画有着本质的界限。除去摹仿媒介、摹仿对象等表象上的区别,莱辛更为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差异。
(一)情绪表达的承续性与离散性 莱辛指出,从古希腊人的视角来看,绘画所能描绘的题材相对有限,对于绘画这种造型艺术来说,美是至高无上的法则,艺术的形式与内容需服从于美这一核心。与文学艺术中极力渲染激情和冲突的方式不同,绘画要求情绪的克制与隐忍,过度的情感宣泄不应出现在画面的表达中。如果某些激情的效果过度展示,甚至被夸张扭曲,必然会违背古希腊所提倡的和谐美学,艺术的形象也会失去怜悯,反而引起观者的厌弃。
然而,对于诗歌这类文学作品而言,激情、愤怒、哀鸣等人类典型情感的宣泄恰是诗歌所推崇的,诗人不需要为此设限。正如莱辛所言,狂怒与绝望从未在古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引发瑕疵。人类对空间物体形成的视觉形象,往往需从物体的局部出发,逐步集中于整体。达芬奇也认为,绘画是二线平面的艺术,通过透视和光影变化等技法描绘三维空间的形态美。由于绘画的线条和色彩表达力极为丰富,绘画给观者的是一种瞬间的知觉体验,人们对事物的印象几乎是直接且瞬时的。
与此相比,诗歌因文字符号的有限性和离散性,给人的直观感受相对局限。诗歌通过将形体的丑陋转化为时间的承续,使得丑的意象被大大削弱。诗的线性时间序列,造成了表达的零碎,读者可能会在诗人细致的罗列中忘却前文,从而失去对整体的宏观感受。这种按时间顺序展开的艺术表达形式,允许诗人自由宣泄情感,而无需加以压制。同时,诗歌的表达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,因此其直观效果和冲击力较为缓慢和减弱。
(二)孕育性顷刻与想象力的边界 绘画在选择题材时,往往专注于极具代表性、最富暗示性的瞬间时刻,这些时刻往往并非激情的顶点,而是充满孕育性的时刻。莱辛认为,绘画与诗歌的区别在于,画家需要选取最佳的表达瞬间,并只能从某一角度进行呈现。正如莱辛所言,“如果我在享用肉眼时,肉眼的视野必然也就是我心眼的视野“。由于绘画的瞬间性与空间性,观者的想象空间常常受到限制,无法超越画家的视觉呈现。
而诗歌则无需将描绘集中于某一瞬间。诗歌的线性布局意味着,上文为下文铺垫,而下文又可以缓解或强化前文的情感。这样,诗歌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宽广、无边的想象空间,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性去构建不同的意象,这也是诗歌独特的魅力所在。
(三)意向表达的差异 最后,诗与画的异同还体现在意向表达的抽象性与困难性上。莱辛在《拉奥孔》中对诗文表达的自由有着明显倾向,他提到:“诗人将抽象概念加以人格化时,通过他们的名字和所作所为便能显现出他们的特征。“而艺术家若要表现这种人格化的寓意,则需自定义可辨识的象征符号。例如,诗中的“正义者“或“自律者“在绘画中可能会表现为持天平的男子,象征公平与公正;或者表现为手持缰绳的男子,象征节制与自律。莱辛总结道:“诗的标志代表事物本身,而寓意性的标志仅代表某种类似事物的事物。“
三、总结
以上便是我结合莱辛《拉奥孔》中的理论,探讨诗与画之间异同的尝试。不可否认,艺术形式之间的交汇与融合将成为未来不可阻挡的大趋势。然而,对于诗与画的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,仍值得后人不断求索与探讨。正如艺术本身所呈现的那样,诗画之美亦是我们不断思考和追求的重要课题。
参考文献
- 莱辛.《拉奥孔》[M]. 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79
- 刘瑞. 由摹仿符号差异所产生的诗画界限——读《拉奥孔》[J]. 安徽文学(下半月), 2011(09):114-115.
- 王静. 艺术的分类问题——以诗与画的分类为例[J]. 文学界(理论版), 2012(04):236-237.
- 赵晓妮, 蒋梦晓. 从《拉奥孔》看造型艺术和诗歌的审美差异[J]. 商品与质量, 2010(S6):135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