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 论新世纪文学中的城市日常生活
Published:
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,中国文坛对于城市生活的探索与描绘从未间断。期间,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城市代表性的文学创作者,如自带“京味”的老舍,着眼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王安忆,夹叙天津卫世情传奇的冯骥才等。尽管这些作家的创作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城市,但他们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特定城市的精神风貌与独特的烟火生活。而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速,这些作品往往暗含着人物生活因时代变迁而遭遇的巨大冲击。然而,随着新世纪的到来,文学中的“城市性”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呈现客观的历史巨变与时代变迁,而同样转向对人们在巨变中所经历的心理体验的深刻描写。因此,新时代文学中的城市生活,相较于旧文学中对日常生活的关注,发生了明显的转变,主要体现在:典型人物的塑造逐渐被社会问题的呈现所代替,欲望与物质的思考愈加深入,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对立逐渐消弭,传统农村生活的怀念转向对城市生活的拥抱与自洽,涌现出一批关注各阶层职业与人群的城市文学形式。
(一)新世纪城市书写的功能化与同构化
在旧世纪的文学作品中,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,上海的弄堂,武汉的码头,还是四川的平原、陕北的高原、西藏的山脉,我们在纵横的历史中,看到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“浮生”。这些文学作品通过琐碎、日常、流动的叙述语言,生动地呈现了那个时代城市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与城市风貌。如上海弄堂中的王琦瑶,她的每一个微笑、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沪上特有的温润与细腻,读者会在其中感受到一种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。
然而,进入新世纪后,城市生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固化与同质化的趋势。这种趋势冲淡了城市生活的多元性、复杂性,也削弱了作家个体对城市的独特体验与理解。在许多作品中,典型人物的塑造和时代的跃迁渐渐不再是创作的核心,角色的个性化逐渐被削弱,取而代之的是人物背后所寄托的社会意义。例如,余华在《第七天》中,通过对媒体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的引用,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不公。在这类作品中,角色的出现更多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创作目的——揭露社会问题,反映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。比如,中国作家韩寒的小说《后会无期》,其中通过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描绘,揭示了个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迷茫与挣扎。小说中的人物并非鲜明的典型,而是作为反映社会情感与思潮的载体,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所失去的精神方向。
(二)与时代同行:守望·聚焦·发现
现代文学作品中,城市生活的时间意义看似被加强了,实际上却被消解了。个体的生活似乎紧密相连,然而最原始的社会关系却变得愈加松散。项飚教授曾提出并阐释了“附近的消失”这一理论。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,这一现象可以简单理解为时间征服空间的过程。我们以前通过具体的空间感知世界,时间的概念往往通过空间物象来表达,比如“一盏茶的空当”“一炷香的时间”等。然而,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,钟表的普及使得时间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具象,并逐步转化为一种更加碎片化、急迫的时间逻辑。如今的信息时代,时间已经不再是连贯的线性,而是被细化为“迫在眉睫”“刻不容缓”等,更加体现出个体生活中的紧张与急迫。在许多现代城市文学作品中,人物的形象也常常被时刻裹挟,少了舒缓的情节流动,多了事件的快速转折。
这种变化使得欲望与物质的意义被无限放大,并成为都市文学无法回避的主题。个体在物欲横流的年代,如何做出选择?这一问题成了许多现代文学作品的核心。例如,2003年风靡一时的网络小说《成都,今夜请将我遗忘》,就具备了浓厚的青春疼痛文学色彩。其文字充满了对欲望与孤独的抒发,如“当男人遭遇欲望的急流时,还懂得遵守誓言的贞洁吗?”“生命不过是一场坟地里的盛宴,饮罢唱罢,死亡就微笑着翩翩飞临”。该作品讲述了70年代出生的一群成都青年在事业、情感、婚姻之间的迷茫与挣扎,产生了广泛的共鸣,并引发了后续一批探讨城市生活中个体精神与物欲斗争的作品。
(三)困惑与突围:拥抱城市化与新晋的孤独感
现代作家多聚焦于乡村人群进城后,身份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。随着社会群体分层的日益成型,许多作品开始描绘城市底层社会的面貌,以及进城者的奋斗历程,城市化的写作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。由于社会分层的逐渐明确,现代文学创作对乡村生活的怀念逐渐减少,作品更多关注人们如何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。某些概念,如“底层人民”,也逐渐转向指代城市中的“城市贫民”,不再单单局限于贫困乡村的农民。
尽管如此,由于农村与城市身份的双重性带来了自我认同感的疏离,许多作家仍然关注个体在城市环境中的困惑与孤独。刘震云的长篇小说《一句顶一万句》便是一例,小说中的市井人物,贩夫走卒,无不面临着“说”的欲望与“听”的空虚。这种空洞的交流,反映了新世纪文学作品中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孤独与困惑的细致探讨。人物在虚无的对话中挣扎,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旧时代文学的孤独感,也为新世纪的城市文学开辟了新的视角。
(四)总结:更高的现实与更多的可能
以上便是我对新世纪文学中城市日常生活描写的一些体会。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我的阅读范围尚有限,以上对城市模式化书写的总结,尚不够全面。
虽然新时代的城市文学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,反映出高度的社会关注和文化批判,但它依然承载着希望的火种。这种希望不仅仅是对未来城市的美好期许,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关怀。未来的城市,可能更加智能化、更加高效,但更重要的是,它需要成为一个能够容纳多样性、关照个体内心的地方。让我们期待文学与城市的双重成长,成为不断追寻美好生活的灯塔。
参考文献:
- 赵振杰. 当代城市文学创作的审美重构[N]. 河北日报, 2020-09-11(011).
- 张鸿声. 城市文学研究走向新范式[N]. 社会科学报, 2020-07-23(005).
- 王德领. 新世纪城市书写的模式化倾向[J].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6, 29(12):19-24+64.
- 马征. 触摸时代精神纹理: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伦理书写[J]. 艺术广角, 2020(05):16-21.
Leave a Comment